2022年12月10日,中国农网发布《甘肃合水:强化检察监督 护航乡村振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中,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守为民初心,主动融入和保障乡村振兴工作大局,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为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幸福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合水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和侵害农民利益的各类犯罪活动;突出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强迫劳动等危害农民合法权益的犯罪,重点打击不法分子利用政府发放粮食直补款、征地补偿款、产业贷款等时机,拉拢诱骗农民群众参与聚众赌博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坚持以检察听证传递检察温度,促进诉源治理,积极构建良性互动机制,充分运用检察方式、听证办案促进罢诉息访,让当事人有理能讲、有怨能诉、有惑能问、有冤能申,办理检察听证案件128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74件。同时,合水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有效促进社会内生稳定。认真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完善信访工作责任,设立了检察长信访接待日,坚守信访安全无小事的理念。严格全面落实“群众来信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切实做到了每信必复。通过公益诉讼,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头顶上、舌尖上、脚底下的安全”,监督住建、食药监等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高空抛物、食药品安全、窨井盖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服务保障民生,参与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发挥检察力量。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立足乡村实际,合水县人民检察院结合司法办案,强化以案释法,在办理案件的各个环节注重向群众宣讲法律知识,做到“办理一案、普法一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针对农村留守人员、乡村学生、贫困老人等不同对象不同法治需求,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农民法治观念养成。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认真落实高检院“一号检察建议”。18名检察干警受聘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担任法治副校长,截至目前开展法治进校园讲座12场次,覆盖学校12所,受教育师生6280余人次。举办“携手落实两法,共护祖国未来”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1次。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专项活动,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文身现象。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对全县学校周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不到位情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1份。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依托支持起诉职能,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29件,讨回工资13.2024万元。持续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制定出台了《服务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扎实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工作。建立司法救助案件快速办理“绿色通道”,对于因案返贫、因案致贫、因案增贫的农户,做到“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已办理司法救助案件8件,救助20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5.2万元。在刘某子、姚某宁司法救助案件中,是检察机关主动依职权提起的一起集三类(贫困户、残疾人、未成年人)救助对象为一案、联合多部门共同救助的司法救助案件,被评为省级优秀典型案例,充分体现检察机关的司法担当和为民情怀,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助推服务了乡村振兴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文明检察保护,推进生态振兴,是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的重大举措。合水县人民检察院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并及时提出恢复受损生态环境的检察建议。摸排涉农公益诉讼线索42条,审查后全部立案,并提出检察建议32件,已全部得到整改回复。以检察建议形式推动英烈设施的保护,针对我县3个烈士陵园烈士纪念设施不完善、零散烈士墓管护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共发出检察建议7份,目前已全部收到整改回复,为传承红色血脉贡献检察力量。全面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让天更蓝、土更净、水更碧、空气更清新、乡村更美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