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水县院将“检察听证全覆盖”作为全院唯一一项亮点工作全力推进,始终以“如我在诉”的境界和“求极致”的精神,切实做到应听尽听,着力提升检察听证质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共办理各类检察听证案件123件,占本院办理各类案件总数的36.73%。
一、明确检察听证范围。严格执行《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始终坚持“应听尽听”、全面推开,所有符合听证条件的案件都必须听证,真正选择群众诉求强烈、矛盾纠纷突出的案件,以及疑难、复杂、引领性案件进行听证,以最大限度彰显检察听证的功能和价值。从检察听证案件涉及业务条线看,刑事案件占听证案件总数的16.26%,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占39.02%,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占9.76%,公益诉讼案件占26.02%,司法救助等其他案件占8.94%,全面实现了检察听证各业务条线全覆盖。

二、规范检察听证程序。严格落实最高检对检察听证的范围、方式、程序、参加人员、席次安排等一系列检察听证规定,认真制定听证方案,确保听证各环节程序绝对严谨、细致、规范。特别是对在全县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案件,以及疑难复杂案件,还要求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直播、录播,自觉接受更广泛的社会监督。先后通过中国检察听证网进行听证直播12件。

三、强化检察听证质效。听证前坚持提前接触当事人,对案件当事人的情况、案情全面透彻地了解,准确把握分歧焦点,做好同意参与听证工作。根据听证需要解决的问题邀请合适的听证员,将案件材料提前送给听证员熟悉,以防听证员不了解基本案情就“仓促上阵”,导致“听而不证”。听证中坚持聚焦争议问题,让听证员“兼听”双方诉求,确认事实证据,据以作出评议。听证后坚持跟踪问效,认真研究听证意见,把当事人的合理诉求解决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四、选好检察听证队伍。坚持统筹各类外脑资源,既注重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专家学者、特约监督员中选任听证员,也注意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中,将居委会、村委会、公益组织及志愿者、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纳入视野。根据《甘肃省检察机关听证员库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通过自(推)荐、初审、考察、确定和公示等聘任程序,经院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共选任不同行业领域检察听证员50名,并颁发聘任书,高质高效建成了合水县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库。

五、提升检察听证能力。加强听证员库的动态管理,着力健全完善听证员的遴选、培训、使用等配套机制,及时向听证员推送有关检察听证学习资料,不断提升听证员履职能力。开展检察听证员专题培训班1场次,发放《检察听证工作制度选编》50余份。邀请听证员参与办理听证案件409人次,其中人大代表65人次,政协委员67人次,人民监督员49人次,律师110人次,公安、金融、教育、卫生等行业工作人员50人次,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工作人员68人次。

六、做实检察听证保障。严格执行《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室设置规范》《检察机关听证室建设技术指引》等规范性要求,投入70余万元建成了统一规范的检察听证室,并顺利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测试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能够通过“中国检察听证网”进行听证直播的检察听证室,完全满足了检察听证办案需要。同时,加强听证员履职经费保障,先后发放听证员听证定额补助0.79万元。
